主办: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 安居区人民政府 主管: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宣传部 总编:补维才 新闻热线:13320630890
您的位置: 首页 >专题>聚焦2022安居两会>详细内容

聚焦安居两会 | 代表委员议安居,听听他们说了什么(二)

更新时间:2022-01-20 来源:灵动安居网

  一、区交运局、区农业农村局及各镇做好认真排查摸底,详细梳理我区农村交通基本情况、存在问题。

  二、区交运局、区自规局制定详细全区乡村交通建设实施规划;加强县级老旧道路、通村公路主路、村与村连接道路断头路等的维修、改扩建,加快通社、通户路建设,多措并举织密农村交通网。

  三、区交运局、区交警大队、各镇实地合理规划农村公交线路,开通公交车,合理配置公交站台,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、助力农村居家养老,减少电瓶车及非法营运车辆带来的安全隐患。

  四、区发改、财政、交通等部门多措并举、统筹解决资金难题,打通服务老百姓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采取群众自筹与政府补贴、集资捐赠等方式多管齐下,力争不让一户农户落下。

  五、发挥多方监督职能。各级人大、政协、纪委监察、财政、审计、村民民主监督理事会等,加强对交通建设项目规划、实施、专项资金、工程质量等全面监督管理。针对专项资金落实不力、挪做他用等问题彻查问责。针对一些公路屡建屡停、老百姓反映问题突出的,要坚决查明原因、整改落实到位。彻查道路建设中的腐败问题、无作为、乱作为问题、豆腐渣工程问题等。

  一、以食引流,打造安居味道,繁荣周末经济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特色民宿、农家乐及家庭农场,给予奖励补助及资金扶持,协助星级农家乐、乡村旅游品牌创建,打造安居特色饮食文化,形成一户一品特色饮食片区,实现市场引流,解决周末游吃住问题。打造氛围感品质型农家乐,以居为游、以游为乐、以乐为消费,如灯彩夜景农家乐、篝火宴会农家乐、书屋休闲农家乐等,可融入国潮风、时代风、轻奢风等风格,改变传统农家乐定位,打造新型农家乐名片亮点,在“诗和远方”这样的软服务上下足功夫,尽可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品质化的消费需求。由相关单位牵头组织周末农家游,区内带动区外、本地带动外地,形成多元化消费群体,实现周末经济变成月月经济,月月经济变成常年经济。

  二、以学引流,弘扬安居文化,繁荣周末经济。大力发展本区周末研学,利用本区特色红色文化品牌、国学家风文化、农耕劳作文化等文化主题在区内多个点位分别实施,开发特色文化课程、户外拓展课程、农耕体验课程等,如伍先华旧居、黄峨古镇、海龙村、三门村等文化代表地,引流20%-30%本市中小学生可实现周末研学经济产值500万元以上。

  三、以游引流,融合安居文旅,繁荣周末经济。与旅行社开发周末城际游线,辐射至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群,将安居景点串连成线,如七彩明珠、拦江莲花湖、凯歌公社、地心大峡谷、东禅禅月湖等景点,实现周末过夜游。开发周末亲子游活动,举办亲子赛事、亲子拓展、亲子户外体验等各项活动,实现周末单日亲子游。举办节庆赛事活动,如健康跑、英雄文化节、知青联谊会等,做到年年有赛事、月月有活动,形成安居长效、持续的文化品牌。

  四、以购引流,汇聚安居特产,繁荣周末经济。可举办一年两季的安居美食节、土货节、展销会、民俗节等活动,推广安居特色商品销售。举办灯会节、琼江夜游会、美食夜市等夜间活动,通过各种夜间节庆活动,将安居特色旅游商品、文化产品融入,形成灯会夜市、美食专场、网红夜市等,带动安居夜间经济发展,实现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式经济覆盖。

  一、打造区域性文艺品牌。充分利用本土文艺创作资源,深度挖掘安居历史文化、时代精神、地域特色,邀请一流编剧、导演和队伍,提升成渝文化品质,使作品传得开、留得下。占领或培育起有话语权的文艺前沿阵地,提升安居本土文艺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。

  二、建立文艺作品创作机构和推广机制。成立创作办公室,设立“安居艺术节”,为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集中交流、展示、学习的平台,创作推出一定数量的贴近生活的主旋律精品力作。组织我区作家、艺术家及其作品到区外举办展览、演出,确保会内采风、对外交流等正常活动的开展。

  三、强化文艺创作扶持力度。研究文艺人才吸引办法,特别是对安居籍文艺人才的关注和关心。参照市内其他区县做法,每年为文联下属协会预算一定经费,扶持优秀文艺作品出版,提高重大文艺作品的奖励标准,激励更多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热情。

  四、激发和保护文艺原创力。加快推进《著作权法》执行力度,大力保护文艺原创权益和创造力,坚决杜绝抄袭、模仿现象,不断繁荣我区的文艺市场,为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走深走实讲好“安居故事”。

  五、分类别建立艺术作品库和文艺人才库。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区各艺术团体创作的艺术作品建立作品库,并为文艺创作者建立档案资料。根据实际情况分年度编制好题材规划,每年从文艺人才库和艺术作品库中遴选一批基础好、特色突出、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进行帮扶并给予资金扶持,为精品创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。

  六、深化文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,增强文艺精品创作人才支撑。做好文艺人才的发现、推介、选拔、任用工作。制定本土文艺创作人才“推、扶、育、引”计划。办好本土刊物《大美安居》,为培养文艺创作新人、宣传知名文艺家和优秀作品提供服务。

  一、加快推动区委《决定》实施步伐。推进产业链接循环化,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产业能级,引导产业集聚成势、推动园区集约发展,引导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布局、成链成势,全面提升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传播力、影响力、知名度。

  二、加强园区低碳管理监测。摸清园区碳家底,制定低碳建设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,预测峰值、制订路线图,建设园区能源和碳排放管控平台,开展企业全过程低碳管理,尽快实现关键环节低碳化,进而实现园区低碳化。

  三、加大绿色低碳项目招引力度。招引项目既看重经济效益,更注重环境效益。严格项目评审程序,借助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力量,把好项目审查关,提高项目准入门槛,对重污染高能耗项目实行一票否决。

  四、加速推动企业节能降碳。把好项目规划审查关,鼓励企业从源头开始开展绿色低碳设计。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,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,逐步推广至园区所有企业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升产品技术含量,降低单位产品能耗,减少污染物排放,提高单位产出率、单位产值和税收贡献,提升产品低碳水平和市场竞争力。

  五、加紧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服务低碳化。在园区片区开发过程中,充分考虑绿色低碳园区建设。优化园区内的企业、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,积极推动华电安居天然气发电项目开工投产,实现集中供电供热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。大力实施循环化改造,在厂房、楼宇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企业积极采用节能技术,实现厂房建筑、交通物流的低碳化。

  六、加倍培育园区绿色低碳文化。通过培训、宣传等多种方式,提升低碳意识、转变低碳理念、培育低碳行为、建立低碳制度,使低碳文化逐步渗透、影响园区企业及员工的生产生活行为,逐渐形成以低碳生活为荣的企业文化和园区风尚。(制图/舒冰洁)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